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
秦梅林
河南省林州市城郊乡中心校
【摘要】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 ;优化;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试作阐述。
一、利用信息技术,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声音、图象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绕,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中学语文教学有其特点和特别要求:除了一般的语言、文字的表述外,更需要动作、图像、色彩等可直观体验的形象来反映课文的深刻内涵,把抽象的思想、品格教育变成更易接受的“真人真事”。就这一效果而言,应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将课文“立体化”,实在是妙不可言,它的确是一个好帮手。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然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它必将是促进中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的一个主要因素,能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克服了中学语文教学中那些缺乏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以及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的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便,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解决旧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弊端。这些内容既与教科书相联系,又是前沿科技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在执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战士那种对人民的满怀深情,对敌人的极端轻蔑,对死亡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特意播放了影片《英雄儿女》片断,使学生们从形象、声音、情感上加深对课文的领悟
二、利用信息技术,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变化性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策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能在课堂上组合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多种的需要和各异的学习风格。对焦点事件和吸引学生注意的一些技巧的使用,不应仅仅出现在教学的开始,而应该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要认真研究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要学习的内容上。语文老师在《秋水》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文章短而知识点又相对较多的情况,组织一个知识点的人机竞赛。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让原本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并得生动有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易于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习者在轻松的游戏历程中掌握知识。在“古诗填趣”中,列出一组诗句,每句诗中有一两个空缺,要求学生将相应的图形拖至诗句中的空缺(漏字)位置。每一句诗中都有空缺,这时,学生只要将能正确的图形拖入相应位置,图形即变为文字,诗句也就完备了。这样,学生不光背熟了诗句,还加深了对诗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三、利用信息技术,唤起情感体验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要想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教师必须对作品进行鉴赏,深入文章挖掘情感因素的基础上,抓住语言训练重点设计教学,以有效的引导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感受语言文字所提供的情感信息。信息技术参与到语文课堂上来,为情感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教师在上《虞美人》一课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支持,以加深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让学生穿越时空,回归古代,创设情境,体悟心灵。在实际的教学中,将电视剧《一江春水向东流》最后的片段,用视频编辑软件截取下来,加入到课件当中。视频的背景音乐正是《虞美人》,场景是小周后和李煜分别的场景。让学生仔细观察痛苦离别时李煜的动作、表情和眼神,并且写一段文字来描写当时的场景和主人公的心情。那一段视频正有对于主人公眼神的大段特写,学生透过眼神来走进人物的内心,对词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
在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无话可说。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在有声大课堂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母亲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我让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观看影片中的部分片断,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情,写作欲望被激发,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信息技术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总之,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