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研杂志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介绍 期刊浏览 封面浏览 获奖情况   
 
 
 
滚动公告    
《教育教研》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单位:教育教研杂志社 

期刊级别:国家级中文综合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edujy@163.com 

电    话:010-56236484

网  址:http://www.edujiaoyan.com 

国内刊号:CN11-3628/G4 
国际刊号:ISSN1002-2713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86号
 
 
文件下载    
· 教育教研
 
友情链接    
 
 
研磨单课推进单元教材解读
  研磨单课推进单元教材解读
蓝进有              
            浙江省景宁县
【内容提要】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理念,动态生成使教与学和谐统一。关键因素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立足多维度的解读教材与交流,在研课中增进理解,在观摩自己视频课例中扬善摒弃,谋求改进策略。读、做、思研磨单课,构筑教材解读的有效策略。点上深化,面上推进单元教材解读与把握,优化教与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 教材;研读;磨课;反思;把握;提质
站的高看得远,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效度。如何深度把握教材,动态生成演绎高效优质的常态课。我们尝试着学期重点研备一单元。立足自主解读文本,于交流中融合集体智慧明晰文本本意。再辅以研课,在做中深化理解,再反复观摩自己研磨课例视频,充分感性认识自己课堂教学缺失,加大优化整改的力度。自足磨研单课,点上深化,面上推进单元教材的解读。构筑有效解读的范式,提升常态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演绎高效优质的常态课堂教学。
一、研读文本,把握文本本意
(一)深度研读文本之缘起
1.细节教学之痛
科学课伊始,无论大课、小课,我们总喜欢拿别人的教案修改着上,结果因没能把握教材的质,上的有形而无神——光有大环节而没有细化深入,能出亮点却把握不住,问题的根源在哪?
2.单元教学“低”、“乱”
教科版科学四下《电》单元是学生的最参与度很高,就连对实验不怎么来电的女生也摆弄不停。但教学中整一“乱”字写照,学生仅停留在好玩的层面,教学效果可一“低”字概括。同类学校横向一了解,大家同感学生的好玩与画电路时的错误频频。
典型案例:07学年我县一毕业考题:
用下列电器元件,让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
,并让小灯泡最亮,得满分者全县13人。
⑴分析归纳错因
①串并联分不清
②连接错误
一是连接不到位具体有
        
线头连接不到位                  小灯泡只连接一个连接点
二是电池连接错误
三是开关上连接错误
   
接到闸刀上                             接到绝缘板上
⑵错因归结
参天大树活力源于根,教学相长之根源于深度的教材解读与定位。细节教学之痛,单元教学之“低”、“乱”,溯本求源症结在于文本解读的肤浅化,致使未能了然于胸的把握教材,动态生成演绎智慧课堂。反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低”、“乱”绝不是个例。痛定思痛,只有沉下心研读教材,才能做好提质的本源工作。
(二)多层次研读教材,系统把握教材。
第三轮教学四下科学,我决意重点研备《电》单元,力求有所突变。
1.四层次研读教材
一细读文本中文字与图片。反复研读中读懂文本中的文字、图片、提示语,初步感受活动的组成与意义。二读省编配套作业本,反向把握课时技能与知识的训练点,提升课时双基的落实点。三细读教师用书、《课标》相关章节及《小学科学教学指要》等教辅用书,增进理解,整体把握教材。四比对读他人的教学设计,感悟、顿悟中增进理解,借鉴、吸纳,优化教学设计。
2.顿悟“低”、“乱”教学之病灶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层次多方位的研读中,终于明白,电单元教学的连接点、生长点、切入点是第2课时《点亮小灯泡》一课,而前两轮的教学,因缺失深度挖掘文本,教师仅以让学生点亮小灯泡为课时达成目标,淡化“电流的流径”的观察描述与固化形成定性认识。而单元后继教学《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导体和绝缘体(第5课)》《做一个小开关第6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7课)》等教学的内在脉络就是“电流的流径”。简而言之“电流的流径”就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缺失导致前两轮教学的“乱”,教学效率的“低”。
知识点连接:电流的流径。电流从电池的正
极出来,流经导线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经过金属架、灯
丝,从小灯泡另一个连接点出来,流经导线回到电池的负极。
(三)多层次的解读交流,同研共享,互助成长。
与同伴交流,互助共享;与骨干教师主题交流,顿悟区块教学的范式;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中深受引领。在多向性的交流活动中激活思维,缩短自我摸索把握教材的历程。
1.同年级教师家常式交流
同样的教学进度,在教材的研读、知识储备等备课、批改中,经意与不经意间徒增许多说题、析题、教材的研读等许多随机性研讨问题,为便利这种家常式的随机性交流活动,学年中,我们根据学校安排的课任人员,及时调整办公桌位置,组成以年级组教师为单位的区块位置。家常式的研讨,同研共享、互助解决疑难困惑,新一轮的《电》单元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
2.与区块教学骨干主题交流
团体教师中知识结构与兴趣爱好不一,导致区域教学钻研的深度不一,如有的爱好植物,对植物主题与相关知识储备有较广度与深度的研究;而有的教师动手能力强,偏好机械工具的研究,自然对机械力学部分有较深入的研究。区块教学中,立足自主解读的基础上,大家自然而然充分利用师本资源,向这些区域教学骨干虔心请教,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3.与专家面对面,释疑解难
充分利用教研员来校调研,名优特教来校送教、支教的机会,虚心的向专家请教,接受专家的引领,琢磨、顿悟中破解疑难,借力思变,顺势提升。
二、在磨课中增进理解
研读教材,交流教材,仅是从教的思维范式上把握教材。教与学要和谐的统一,非得立足磨课,做中深化不可。
(一)小目标定位。
小目标定位:一学期重点研读一单元教材,小步子达成策略:研磨单元中的一课,点上深化,线上推进单元教材的解读与把握。立足业务层次,分层、分类进行磨课。倡导骨干教师崇尚充分准备而又不试教——简约高效的“常态课”,青年教师以“一课多上”、“同课异构”等方式,着力于一个点,研磨单课中推进单元教材的解读,构筑有效教材解读范式,累积有效教学策略。
(二)点上深化——研磨单课
立足自主解读,融合集体智慧,准确定位以《点亮小灯泡》一课为单元教学的连接点,开展单课研磨,分三层次固化“电流的流径”。
⑴观察小灯泡的构造说、画电流在小灯泡中的路径。
⑵尝试连接简单电路中让学生自己概括出能使小灯泡发光才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
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来,流经导线到达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经过金属架、灯丝,从小灯泡另一个连接点出来,流经导线回到电池的负极。
⑶反复观察描述固化认识电流流径。
以省编作业本P3面第1题中8式电路图为载体,让学生从小灯泡亮灭与完整闭合的电流的流径分析不亮因素。                   
 
 
 
 

省编作业本P3面第1题中8式之一、二、三……
(三)后继教学中推进
以后继《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两课时教学,做中深化理解,自主剖析、归因固化定性认识各种电路与“电流的流径”的关系。
三、辩课中明晰,优化整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课堂教学缺失或疑惑梳理出若干辩题,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大家围绕观点进行充分的论证,在正反求证中释疑解难,解构、建构新的教材认知观。如我上完《点亮小灯泡》一课,在互动交流时,组内教师就是否有必要反复观察描述电流的流径,细化落实固化形成电流的流径的定性认识产生异议。在主持人的统领下,双方展开激辩。辨析中各种观点精彩纷呈,不断的碰撞整合中形成《电》单元教学共识。     
1.以《点亮小灯泡》一课为切入点、生长点,抓住“电流的流径”这一核心概念组织《电》单元教学。
2.节点优化策略                       
正确连接多节电池策略
      
建议学生画电路时首先连接电池,(刚开始可建议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以区分电池连接的线与其他电路连接的线,以更好找到电流流出流入的两个连接点。)
正确连接开关策略
①放手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第5课)》一课,充分感性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②放开手脚《做一个小开关(第六课)》,充分感性认识中,定性认识做开关的材料:闸刀和连接用导体材料,绝缘板用绝缘体。
避免连接错误的完结策略
根据题意画好电路图后,引导学生再次检查“电流的流径”,电流是否形成一个闭合的流程。
串并联不分的改进策略
立足学生的喜好,放手连接多样化的电路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7课)》。并要求连接一种画一种电路图,(初期应用技巧:串联:所有电路元件沿一条通道运动。并联:电路元件之间分成几组沿几条通道运动,画时可以先画一条通路,再画另一条通路的方式完成。)为充分让学生自主连接多样化的电路图,在做中感性认识,在做中深化理解串并联特点,建议本课时内容安排2课时教学时间。
辨析中激活思维,同研共享中融合集体智慧,缩短自主摸索从教与学和谐统一的高度把握教材,优化教与学的历程,从源头上摒弃“低”、“乱”教学,演绎高效优质的常态课堂教学。
三、.观摩自己的视频课例,反思中扬善积后。
镜中观像,一目了然。借助学校的视频捕获设备,录制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在观摩中充分感性认识的自己课堂教学缺失。教学之余观看自己《点亮小灯泡》视频时,看着视频中某些举动自己不禁失声大笑;而看见自己虽很有礼貌的请学生发言,却长时间忘了让其坐下听课倍感愧疚;追问时抛球策略运用的不够到位未能深度引发多向交流等等一系列的教学缺失深深嵌入脑海,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的警示自己去改正。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长时间的自我反省,深度诱发摒除力度,揣摩改进的措施,优化教与学。自组内推广以来备受教师的喜爱,现在学校里更多的教师也加入进来。
立足自主解读教材,在交流中顿悟、明晰,增进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在磨课中深化,从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的高度把握教材,在视频观摩中摒弃缺失,揣摩有效教学,在不断的读、做、思中研磨单课,点上深化,在不断的累加中推进单元教材解读与把握,构筑单元教材解读的有效范式与策略,演绎有高效优质的常态课堂教学,致力提升学科教学业绩。
 
 

版权所有:教育教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86号 联系电话:010-56236484 传真:010-56236484 Email:edujy@163.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