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关注,自“了解”开始
刘波
山东省青岛四十九中
我是一名年轻的中学女教师,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脾气温和,对待学生总是笑眯眯的,在学生的心目中我是她们的大姐姐,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学校评我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也为这个称号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算得上一名成功的教师。
初一(4)班刘国伟同学,上课遵守纪律,给人感觉憨厚老实。成绩总是在B等与C等上徘徊。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男孩,一次偶然的接触,让我有惊奇的发现, 使我意识到作为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还有不足,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教学。
那是在去年流感肆虐的冬天,一些学生经受不住病毒的袭击,生病在家,刘国伟同学也因此缺课一周,各科知识因此都落了一大截。而我担心的是此次缺课会不会使本来数学学习就不突出的他在学习上变得更加艰难,因此成为一名学困生呢?
带着这种担心,他一回校我就把他叫进办公室,和他研究如何解决这次缺课的问题。最后达成一致,每天中午时间补课,一天补一节。 时间虽然挤出来了,我心里还是没有把握,他能恢复原来的状态吗?补课期间,他既要掌握当天的知识,还要把之前落下的知识补上,而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前后衔接性,前面的知识掌握不好会影响到后面知识的理解,这样双管齐下他能消化吗?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了我们的补课计划。第一天刘国伟同学准时到位,他先自己通读了一遍课本,结合本节重难点我进行讲解,最后解答疑惑,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初次近距离的交流,使我发现刘国伟同学的对数学的理解力竟非常的好,让我大吃一惊。这是平时默默无闻,表现平平的刘国伟同学吗?数学要想验证会不会一做题就知道。我给他出了几个基本题他竟然都对了,又做了几个有难度的题目仅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这让我很是惊喜。每天半小时的补课,让我渐渐的感觉过的太快起来。刘国伟同学没有被流感挡住前进的脚步。经过一个星期的接触,再上课时我发现他的眼睛亮了,总是愉悦的看着老师,跟着老师的思考动脑,脸上掩不住的神采飞扬。最让我吃惊的是在期末考试中他的数学成绩竟然跻身于A类!七天每天半小时的补课,真的有这么大的效用吗?我真的了解我的学生吗?他们需要老师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还有多少个我没有发现的“刘国伟”存在?我真的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吗?我深深地反省着自己。
我们经常在嘴上说要关注学生,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关注学生对高效完成教学任务非常的重要。那我应关注学生什么呢?是什么因素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呢?我开始认真地观察我的学生,每次下课我都不断地反思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这使我发现我并不了解我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我们工作的对象,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进行的,了解和研究学生不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吗?“知人善教”,善教先知人。我每日忙于教学却对我的学生不甚了解,这能做到有效的关注吗?这样的教学有效吗?认识、了解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一切都从了解我的学生开始吧。我梳理了一下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我的学生。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深深烙上家庭的痕迹。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道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在教学中加以施展,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学习方法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只有知道了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在教学中才能扬长避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从我用心的对学生进行了解之后,我对他们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收获颇丰。而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也逐渐有的放矢起来。因此也顺利解决了一些平日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位学生,不管它的学习状况如何,他的内心都存在着探究和获得成功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完善补充与综合,我力求通过知道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收获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四班修海荣同学是一名聪明伶俐的女孩子,但经常完不成作业,成绩极不稳定,批评教育多次,不见任何效果.这实在令人费解,通过了解她的家庭, 我才发现了原因。原来修海荣的父母开了一个小饭店,她每天放学回家要帮助父母打工顾店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小饭店还是他们一家四口的容身之处,每天修海荣忙到很晚才有时间在狭小的空间写作业。知道了这些情况,我改变了以往批评教育的策略,每天上课时,我都会关注她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遇到她没完成作业的情况,我不再一味的批评教育,而是课下把她叫到办公,监督她把作业完成。通过班主任老师与家长交流修海荣同学的学习情况,引起家长的重视,改善了她的学习环境……
“误解是因为不了解”。我们想做到有效的关注,想要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想要达到有效教学,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了解学情,要求我们充分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会牢记这一点,对教育的爱化成了汩汩不断的泉流奔腾不泻地流向这里,并且滋润着彼岸的风景。我对事业的爱化成了那承载绚丽梦想的扁舟,在花团锦簇岸间全力摆渡。是呀,江岸的绿柳知道,如果没有泉流的滋润,就不会长成参天大树;远处的青山知道,如果没有那奋力引渡的扁舟,人们就无法欣赏到无限的风光。
来稿日期:2010-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