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99贵宾公司电话17508888884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介绍 期刊浏览 封面浏览 获奖情况   
 
 
 
滚动公告    
《教育教研》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单位:教育教研杂志社 

期刊级别:国家级中文综合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edujy@163.com 

电    话:010-56236484

网  址:http://www.edujiaoyan.com 

国内刊号:CN11-3628/G4 
国际刊号:ISSN1002-2713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86号
 
 
文件下载    
· 教育教研
 
友情链接    
 
 
以问题为先导  开拓创新教育新天地
以问题为先导  开拓创新教育新天地
孙新建
   山东省即墨市第四中学
古语云:“学于思,思于疑。”“质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高中数学课教学中,开展“问题”研究,使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一、 认识“问题”的价值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始于疑问。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到惊奇开始的。”明代陈献章也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探究创新。同时,疑问的解答又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感,并因此对新的疑问产生更浓的兴趣。实践也说明,只有头脑中不断生成问题,并能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参与互动,才可能拥有超凡的创造力。
二、讲究策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
对我们数学课来说,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①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②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要讲究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问问题的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没有多大意义,相当于是在将题目分解以降低难度,实际上仍然是一讲到底的“满堂
 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自己要往问题里钻的强烈意识,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
2、多多引导学生,激发提问兴趣。多给学生一些信任、鼓励和赞赏。课堂上学生有时所提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但这也许正是学生灵感的体现,再加上它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就应该值得肯定。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推理、猜测,不唯书,不唯上,不盲从。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低与否,教师都应该给与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出问题就是好的开端,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这样,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并在思考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就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进一步驱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发挥教学过程中他们自己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三、确保创设问题的质量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实效性处理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是毫无异议的问号……”他的这一名言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要打开成功的大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树立问题意识,使课堂提问服务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疑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的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会问、巧问,把握问题设置的时间、难度、广度,创设问题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设计                             
 恰当的问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多为学生着想,力求提问应使学生乐于思考,急于思考,便于思考,而不应该过于简单、琐屑、抽象、          空泛。创设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问题,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呈螺旋发展而形成的梯形。设置问题,无疑是给学生的认知结构提供一系列由低级向高级,从未知到已知,由少知到多知的梯子。所以,教师要设计出一系列问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要把握提问的技巧,纠正提问的弊端,以问促思,以问促学,以问促创。
“学贵有问”,教学亦贵有问,因为任何人都不能穷尽事物的真理,因而,对学生在求知探索中出现的种种“如何”、“为什么”,都应采取一种善待的态度,都应积极引导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以获取真知,得以进步。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大有发展,数学创新教育也就会落到实处。
来稿日期:2010-10-15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99贵宾公司电话17508888884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86号 联系电话:010-56236484 传真:010-56236484 Email:edujy@163.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