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听觉体验,提高学生歌唱能力
肖露桂
山东省青岛振华路小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作为实验教师,借助《关注听觉体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这一课题的实验,通过积极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促使学生在聆听能力上有了质的提升,演唱也在一步步的、循序渐进中变化并提高,声音更加自然、优美、和谐。
一、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聆听兴趣。
学生怎样聆听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很重要,因为许多孩子好奇心、好动的特点很强,在导入时就应该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常运用有趣的故事、谜语、音乐游戏、图片等.把他们带到很好的氛围中来. 并精心地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状态的教学方法——“听赏质疑”法,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提出疑问,既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产生了聆听的热情和欲望,同时刺激了思维的积极性,感知和体验音乐的程度也因此而加深。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循序渐进的提高演唱能力。
1、教给学生听的方法、明确听得目的。
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要想让学生能通过聆听深刻地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就需要具备“音乐的耳朵”。 而“音乐的耳朵”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获得的。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聆听音乐的基础训练,指导学生静心聆听的习惯,让他们懂得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懂得静心聆听的重要性。还经常通过一些有趣的听音、听节奏、听旋律等音乐游戏加强学生听觉训练。
我们也经常在听完音乐后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是怎么听的时,总有学生说不上来,这说明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听音乐,是在被动地听。我为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变成主动地听,教给学生最好能够跟着音乐的旋律在心里跟着哼唱,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养成了仔细听音乐的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引导学生去听辨、关注音乐的情绪、风格、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节奏、音高的变化特点等。这时学生就会“听之有物”,并“耳听脑想”,也不会迷失方向,自然而然地也就养成了专心倾听音乐的习惯。同时为歌曲演唱奠定了基础。
2、引导学生有思维参与地聆听.
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状态,知识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有思维参与的聆听,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拿《时间像小马车》一课为例,在初听时我会提示学生:“歌曲中时间像什么?”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聆听音乐中,全面地体验音乐,时间像小马车的答案就不难答,同时揭示课题,复听时教师提示:“小马车奔跑时发出什么声音?”(歌词中唱得也很清楚,只要关注了就能说出小马车奔跑时发出了嗒嗒的声音),第三遍聆听时教师有提示“小马车奔跑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二年级学生在聆听后基本上能答出:第一句声音越来越大,第二句声音越来越小)这时教师再加以引领、订正,在聆听对比中学生就很轻松的掌握了渐强、减弱的力度变化,紧接着再让学生模唱这两句,教师稍微给预手势提示,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演唱歌曲。同时这样的聆听在避免听的枯燥无味的同时,又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当学生学会歌曲后(由于歌曲的速度很快),教学中我还让学生体验运用慢速、中速、快速三种不同的速度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又提示:“这三种速度的演唱情绪都是欢快的吗?”学生通过聆听、演唱、对比中就会感到歌曲的情绪还与速度有关,紧接着教师提示: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学生自然也会选择快速,这时教师对学生的快速演唱提出更高要求,学生的演唱就在一步步的、循序渐进中变化并提高,声音会更加自然、优美、和谐。音乐知识的学习也有机的渗透在歌曲教学中,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逐渐掌握。音乐听觉也自然的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聆听能力上也有了质的提升。
三、让学生感受倾听的魅力。
即使再平淡的课堂,总是会有部分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出倾听的态度,这时,老师就应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多用激励评价、多元化评价,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学生肯定与赞赏:“你真会听”、“你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以身示范地倾听,对学生言行的关注,对学生的表现发自内心的欣赏。学生必然会产生仔细倾听的欲望,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注意听自己唱的音是否准、是否合着音乐伴奏,是否具有歌曲表现力,并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聆听,相互评价,这时的他们会变得更专注倾听了。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今后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使学生们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更好地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吧。
来稿日期:2010-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