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和辅导学困生
张朝国
贵州省盘县羊场乡纳木小学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不管是在考试成绩上,还是在班级管理上都给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带来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认真培养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又是整个班级的管理者,协调者与组织者。应如何关注和辅导学困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找准学困生存在的原因,端正教育思想,认识到差异就是资源。
一个班级的学生几十人,无论如何发展,学生之间是永远存在差异的,他们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中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学困生在所难免,即使一个班只有十多人,全是优等生,也存在差异,依然可以分出优与劣来。况且,他们都在不同的家庭和环境中成长,他们的生活习惯、性格和学习方式等,当然就有所不同。人有所长,此长彼短,此短彼长,为师者只有善于发现,并使其优势互利取长补短,如此想,才能端正对学困生的存在在思想上有好的心态,增加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产生自信心。
二、加强学困生的思想开导,多关爱,忌动肝火。
现在的学困生,他们很要面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考试成绩不好,就会认为很丢人,一心想着不如别人,自已天生就是笨,他们根本就不会去考虑自已学习苦难的原因,不去努力,而是做出消极反应---心理障碍,导致产生矛盾痛苦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因此,我们在教育与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要保护好学困生的自尊心,对他们出现的过错行为切忌大动干戈,惩罚和训斥学生。而是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让他们的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展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例如,我班同学谭尧,我对他的转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生聪明,爱发言,热爱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就是怕学习,上课常迟到,有时不交作业,还会说谎,家长忙于上班,无法管教孩子,导致该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发现虽然这孩子不好学,但劳动积极,只要他参加的劳动,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他很有号召力,很多同学都能被他调动起来,该同学回答问题积极,我想用赏识的办法来教育他,决定请他当劳动委员兼小组长。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与该生交流和沟通,果然不出所料,他不负众望,让任课老师们都刮目相看。我就借此机会告诉他,一个人不仅要热爱劳动,发言积极,还要有真才实学才行。从此,他就该掉了昔日的坏毛病。学习上进,勤奋好学,在期末考试中数学竟然得了80多分。其他学科也突飞猛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三、组织学生“一帮一”活动
任何一位学困生,在老师或同学的面前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我们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他们的自卑感,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与奋发向上的勇气,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在我任教的班里成立了“一帮一”的活动,让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帮助学困生,让他们做朋友,平时进行各种竞赛活动,让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刻苦学习,团结协作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当然,这时也需要我们老师与他们在一起相互沟通与交流。我们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首先自已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已坚决不做,我们要在学习中时时率先垂范。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丰富情感,健全心理,完美人格。我们要处处以身作则,讲究仪表端庄,言谈举止文明,态度和蔼可亲,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而且应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这样,经过一些活动后,使学困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形成了师生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
我们队学困生要有爱心,随时要把学困生的学习放在心上,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置之不理,这就要求我们做更多的工作。牺牲更多的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家访,对学生的家庭情况的了解,帮助学困生学习,与学生家长交流,鼓励学困生努力学习,与学生家长交流,鼓励学困生努力学习,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等。当然,还有许多办法可以帮助学困生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来进行教育、辅导。
五、热爱学生,更热爱学困生。
“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爱自已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热爱学生是大多数老师的共识。但是热爱学困生是很难做到的。学困生的转变对于教育教学至关重要。如有的教师由于不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导致班级人心涣散,纪律散漫,学生厌学,让上课老师叫苦不迭。作为教师,热爱学生与否,关键看是否热爱学困生。在当今素质教育阶段。应该“让每个受教育者,尽可能充分地接受教育。”学困生更应该得到老师的关爱。可以这样说,学困生的转化与否,直接体现出教育的成败。所以,我们应更多的去关爱和帮助学困生。充分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总之,做好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我们更具备多种素质,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和素质教育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教育下一代。
来稿日期:2010-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