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闪光的思维成就课堂的精彩
----一堂复习课的精彩再现
青岛16中 刘国莉
初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是巨大的,每位学生的小脑袋就像一所思维宝库。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只要敢于探索,善于挖掘,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收获一些意外的惊喜。这些意外的惊喜,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意识的迸发,更是“马太效应”在课堂上的生动体现。
孩子的奇思妙想,也许是幼稚的,也许是出格的,但我们不能人为的去扼杀它,反而要保护它,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自由思考的空间与环境,到那时,你就会发现,也许一个小小的闪念就是思维大门的开启点,当学生们思维宝库的大门真正打开的那一个瞬间,整个课堂的氛围与效果就会被这星星之火所燎原。
以下结合实际授课过程,来阐述我的看法和观点。
这是一堂八年级上第七章的数学复习课第二课时。这堂课,我备课的时候,预设的目标是:
1、分类解答各种应用题,发现一类题目的相似点,学会自己归类题目。
2、训练观察力,将观察的信息转化为数学语言。
这两个目标都是渗透到数学题目中进行的,题目来源于第七章的复习题,是学生接触过的,这样在课堂上再一次归类处理就相对比较深刻了!
整堂课的前半部分比较顺畅,但是明显感觉学生的积极性不够,思维很被动,学习力强的学生早已经会了,有些自得;而学习弱的,处于一种“事后诸葛亮”状态,点过后才恍然大悟。
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观察的敏锐性,继而实现本课的第二目标。我将课本第213页的第6题(这道题目课前没有布置)完全放手给学生,并让学生自愿的将自己的思路展示到黑板上,以供师生共享。
如图,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矩形,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各个争先恐后。先后有九位学生板写了自己的解法。其中有学习好的,有学习比较弱的,还有上课很少发言的。九位学生5种方法,每种都是准确地。板书结束后我让每种方法的板书者,解释自己的思路。
(便于内容的书写)均每块小长方形的长为x厘米,宽为y厘米。
学生1的板书:x+y=60与2y=3x+y联立的方程组。
解释:我从大长方形的长和宽两个角度观察,发现大长方形宽60厘米是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所以可以写出第一个式子;发现大长方形长,上面的是两个小长方形的长的和,下面的观察到是三个小长方形的宽和一个小长方形的长的和,所以可以出第二个式子。
(这个方法,板书者中有三位学生是一样的,班级内统计是10位学生,大约占33%。这种方法是我备课时候的第一种方法。当时我认为学生会绝大多数用这个的,可是课上看来仅占三分之一的,超出预想。)
学生2的板书:x+y=60与y=3x联立的方程组。
解释:第一个式子同上;从大长方形的上下长,可以发现一个小长方形的长,就等于三个小长方形的宽,所以得第二个式子。
学生3的板书:x+y=60与4x =60联立的方程组。
解释:第一个式子同上;从大长方形的上下长,可以发现一个小长方形的长,就等于三个小长方形的宽,再从大长方形的宽可以发现一个小长方形宽与一个小长方形的长的和,其实就是4个小长方形的宽,所以得第二个式子。
当学生3,在讲解自己的方法时,下面学生就有举手的,脸上洋溢着兴奋激动的喜悦,甚至是两眼发光。讲解一结束,就有学生说,“有更简单的理解,有更简单的理解!”这是一位不喜欢学数学,又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
我就让他回答了自己的理解。
“老师不用那么麻烦,你直接看大长方形宽就可以了,你想象一下,将中间的三个长方形推到右边靠边处,你不就发现4个小长方形的宽组成了大长方形的宽嘛!干吗搞得那么复杂!”
彼时彼刻,那位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自信的喜悦,当然还带有着他惯有的不屑神情;彼时彼刻,没有言语表扬,热烈的掌声响彻了我们的班级。看得出,当掌声响起的那刻,不屑的神情,淡了,消失了,取而代之是眉宇间的喜悦。
就这样我们的课堂进入了,热烈而兴奋的思维时空。
“老师,老师,我发现一个更简单的,将 3x=y与4x =60联立构成方程组就可以了。”
“老师,老师,我来解释,我来解释。。。。。。”
“老师,还有将3x+y=2y与4x =60联立构成方程组。。。。。。”
“老师,老师,我,我,x+y=60与2y =60+2x联立构成方程组……”
热烈的掌声,一次一次响起。
后来,黑板上的思路解释,就变成了其他的同学解释这个同学的思路:
学生4的板书:x+y=60与60 ·2y=8xy联立的方程组。
解释:第一个式子同上;他从面积角度列的第二个式子,发现大长方形宽60厘米乘以大长方形的长2y,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而8个小长方形面积就构成一个大长方形,根据面积相等,所以可以写出第二个式子。
很精彩的解决角度,学生将面积知识结合其中了!
“老师,我这样写对不对x+y=60与2y=8xy/60”
“对了,这不就是第二个式子两边同时除以60吗,根据等式性质2就可以推出来的。”
“也可以理解成,长等于长吗!”
看看他们争先恐后、热烈兴奋的神情,我倍感轻松和激动,听到我的孩子们一种种新鲜、巧妙的解法,独到个性的解释,我真为他们喝彩----太棒了。
试想,如果我按自己的预设讲解所谓自己的理解,还有如此精彩的课堂吗?
试想,如果平时教学不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保护他们的创新思维,那会压抑多少智慧的火花,磨灭多少数学小天才啊!
课堂上,师生是互动的;没有教师点拨,没有教师抛砖引玉的课堂是沉寂的;没有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课堂也是苍白的。因而,教学过程中,如何寻找师生最佳配合点,如何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是成就课堂精彩的重要课题。
课堂上,也许给学生们一点点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们一个个能够表达自我、发挥自己想象的支点,学生的思维宝库之门就可以开启了,整个课堂也就精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