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0~3岁残障儿童,培养塑造其健康人格的发展
马丽兰 王彦蓉
【摘 要】随着儿童福利事业的不断深化,为新时期孤残儿童福利机
构的发展完善带来了福音。使生活在福利机构的孩子们同样享受到了父母之爱和亲情的温度,为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创造更多的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对机构中的孩子投入最大的精力、关心和爱心进行早期教育,是非常值得的。早期教育是促进宝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3岁以前是宝宝一生中脑重量、身高、体重、语言、认知等发展最快、最重要的时期。利用宝宝的敏感期从而培养塑造其健康性格的发展。为培养其健康性格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早期干预;残障儿童;性格发展
引言
孤残儿童是最困难、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特殊群体。他们因为患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残疾而被亲生父母遗弃。孤残儿童因为“孤”,从小就怕与人亲近和交流,造成其性格内向、孤僻等不良行为;因为“残”,需要特殊照顾和特殊教育。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儿童福利机构为这些残障儿童提供了较好的养育、预防、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和社区支持等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福利机构的示范、辐射、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为了促进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要抓住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实施早期干预。适当地、科学地接受早期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性格、习惯都会有帮助。早期干预是尽可能的在残障儿童年龄幼小(从出生到学龄前)的时候或可能导致残障的疾病发生的早期,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提供刺激)的教育康复训练活动,通过各种教育的实施,促进其发展,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日后能更好地接受正常儿童的教育打基础。
大家知道0—3岁幼儿性格主要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出生头几年逐渐形成,并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幼儿期,性格已初步形成,虽然还不稳定,但它却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一般而言,亲子关系在幼儿性格的萌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福利机构中,保教员就是孤残儿童的父母亲,给予他们良好的照顾、爱抚,使婴儿得到安全感,形成一种近似父母的信任和依恋,而保教员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保教员总是要求孩子要把东西放得整整齐齐,衣服扣子要扣好,手脏了要清洗等等。这种耳濡目染的周围现实,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逐渐稳固起来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也就是好整洁、爱劳动性格特征的萌芽。因此,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针对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孩子全面地健康发展。
一、早期干预的方法
㈠亲子抚爱
婴儿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所经历的抚养、教育会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5岁之前的经历决定了一个的一生。调查发现,被遗弃儿在收养机构身体状况一般比较差,此后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也很多。作为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要从这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满足。生理方面,主要是婴儿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平衡、适度的营养需要,并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心理方面,让其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使之身体和心理方面不感到危险和孤立无助。不粗暴的叱责、批评和惩罚孩子,为孩子提供安全、温馨、有规律的生活环境,带给他们快乐。如何让孩子既充分地感受到母亲般的爱,又不会失去控制才是最重要的。爱的给予不在于和孩子相处时间的长短,也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机构中的孩子更需要爱与被爱,爱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条件。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最大限度的通过调整固定人员结构,从幼儿的需要和情绪情感出发,给孩子更多的抚爱和交流,从而与孩子建立相对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与孩子一起参加有趣的娱乐活动和游戏,为其创造出了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㈡、发育阶段基本动作模式学习,激发先天性兴趣
兴趣是一种先天性的积极因素,它从出生起就组织、保持婴儿的注意,使之去认识环境,从中吸取更多的信息来丰富自己,兴趣激发儿童的认知活动和探索行为,为儿童智力发展打下基础。在机构中我们正确对待儿童的行为,掌握各年龄婴幼儿的发展规律实施教育。在每月为孩子进行的定期体检中,不仅要检查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身体发育状况,还要注意孩子的精神发育及心理发育,在每个月的体检表格上有当月孩子应该达到的神经系统及心理发育指标,如三个月会抬头;六、七个月能独坐;八、九个月会爬等,对照表格,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干预。需要提醒的是:要对儿童进行早期的爬行练习,爬行对放松全身、协调全身动作,增进儿童活动主动性以及扩大对环境的接触等都很有益处。从四五个月开始直到周岁后儿童都有爬的需要。这种对照性的训练,有效的拉近与正常儿童的动作模式,恢复和提高了他们身体机能,减轻了残疾程度。
㈢、在游戏中学习,促进身心发展
游戏之所以能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和主要学习方式,是因为游戏能满足幼儿的需要,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又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也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幼儿优良个性品质。儿童在游戏中享受快乐,获得发展。
结 论
因此坚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康复的方针,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创造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十分重要。最主要的是从孩子的兴趣、需求出发,选择开展适合他们的学习活动,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逐渐培养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在福利机构中做好了对0-3岁儿童的早期干预基础性工作,它可以为孤残儿童以后接受一系列康复、教育打下基础,为日后更好的生活、学习、走向家庭、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早期干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全国保教员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教材》
2、《第一届孤残儿童康复资源发展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9月
3、《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手册》 茅于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