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安徽省和县第二中学 司杨
【摘 要】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差别教学,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发展。体育课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寻找正确地方法。"分类教学法"是因材施教原则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实施这一教学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体型,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关键词】体育教学; 因材施教;体型差异;
体育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原则,能够培养和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体现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在认识领域等发面的发展,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逐步领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使用性。采用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之间体型的差异,大体表现为矮小型、肥胖型、瘦高型、匀称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项目:如矮小型善于技巧练习,身体灵活,柔韧性较好,但缺乏力量,影响了跑步、跳高、投掷类项目的成绩;肥胖型适合力量型练习,如投掷类项目,但由于脂肪过剩影响了速度、弹跳、柔韧性和技巧性的练习;瘦高型学生善于跳高、跨栏、跳远,但由于肌肉的缺乏,影响到力量、灵活性等;匀称型适合于各种项目的练习,在自己掌握各种学习内容后,在练习过程中帮助教师,发挥体育骨干指导的作用。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教师如何变“差异”为“闪光点”,以此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就要充分挖掘教材,因材施教,设计适合各种体型学生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一、根据学生体型差异因材施教的目的
1. 使所有学生得到提高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体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合适自己的体育锻炼。避免了有些学生由于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从而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和信心。
2. 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练习,使得处于不同体型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运动水平提升的喜悦,这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面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教学过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每个学生都有了练习的目标。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大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 使教师全面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种体型的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布置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和随机应变能力。不同体型学生的教学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一种思考也是一种挑战,增加了教师对学生教学的难度。因此,使我们教师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根据学生体型差异因材施教的实施
1、在长跑教学中,对待矮小型的学生,要求重视频率的训练,以此弥补步幅小的不足,同时加强下肢力量的训练;对待肥胖型的学生,要求他们着重加强耐力的训练,既能减去多余的脂肪,又能促进肌肉的生长,为提高速度奠定基础;对待瘦高型的学生,着重要求加强步幅训练,加大步幅,弥补频率、力量的不足。
2、在跳跃教学中,对待矮小型的学生要求加强爆发力、弹跳力、腰腹肌的训练,通过延长腾空时间来弥补身材矮小的缺陷;对待肥胖型的学生,通过有氧训练,消除多余的脂肪,减轻负担,利用力量优势顺利腾空获得更好的成绩;瘦高型的学生则要充分利用身高优势,加强力量、速度的训练,以快速来弥补力量。
3、在技巧教学中,矮小型的学生身体灵活、动作团紧,较有优势,但要加强力量的训练;肥胖型的学生完成动作技巧比较困难,教师应耐心指导,消除其紧张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完成动作,此外应多进行一些有氧跳动及腰部训练,为完成动作创造条件;瘦高型学生由于身体重心高,缺乏平稳性,难以保持平衡,教师应引导其发现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心,同时加大动作的幅度,使动作舒展、优美,从而克服障碍,完成动作。
4、在投掷教学中,肥胖型的学生在投掷项目上占优势,有力量的保证,对他们则加强动作的协调性训练,使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瘦高型的学生缺乏力量,就要让他们建立自信,发挥臂长的优势,配合正确协调的动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平;矮小型的学生由于身材矮小,力量较小,臂长较短,器械出手时身体超越器械的幅度就会小,手对器械用力时间短,加速度小,因此要增强他们的助跑速度、身体协调性和器械出手时的“鞭打”动作练习。
5、在球类教学中,肥胖型的学生由于体重大,动作不会很灵敏,在超越对手、突然启动方面会占下风,因此教师可以让他们多练习一些篮球中的熟悉球性练习、定点投篮、手上基本功等;足球中的颠球、罚球等非对抗项目,尝试球类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矮小型学生由于身材矮小、在对抗中抢到球的机会较少,就要发挥矮小、灵敏的优势,加强速度训练,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急停急起的能力,加强球性练习,做一个能投、能传、能组织的后卫;瘦高型学生在球类项目中占有身高、臂长优势,但是这些学生一般有力量较差、控球身体重心太高、对抗性不好的缺点,就要加强力量练习,增强上下肢和腰腹肌的力量,以此提高整体素质。
6、在健美操、武术教学中,矮小型的学生只要具有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同样做得优美舒展、规范有力;肥胖型的学生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动作显得笨拙,没有灵气,失去了健身操特有的美感,教师只有加强他们的协调性练习,才能弥补自身的缺陷;瘦高型学生由于个子太高、太瘦,就会显得弱不禁风,动作没有健身操、武术特有的圆润、舒适感,会显得太机械,因此教师要加强他们的审美和全身协调性能力练习,注意取长补短,领会动作的精髓。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教材,领会教材的精髓,充分考虑各种不同体型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会发现“体现差异”并不是学习动作技术的“拦路虎”,只要“取长补短”同样能让学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1]王占春.教学思想录-中小学体育卷[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潮芳,孙革.刍议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安庆示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3]袁伯钊.职业教育分层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J].广州教学研究,20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