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99贵宾公司电话17508888884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介绍 期刊浏览 封面浏览 获奖情况   
 
 
 
滚动公告    
《教育教研》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单位:教育教研杂志社 

期刊级别:国家级中文综合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edujy@163.com 

电    话:010-56236484

网  址:http://www.edujiaoyan.com 

国内刊号:CN11-3628/G4 
国际刊号:ISSN1002-2713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86号
 
 
文件下载    
· 教育教研
 
友情链接    
 
 
分组学导—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分组学导—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杨斌        郓城县徐垓中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高质量、多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传统教育造就的“人才”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01年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
我们郓城县作为新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就进入课程改革的试验阶段。按照新课标确立的基本理念,我们从徐垓中学地理科研组开始进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分组导学》,该教学模式在以人为本的理论指导下,在“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等基本理念要求下,教师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做到会学、学会,实现了学与导的有机结合。开拓了我校地理教学的新局面。
一、地理《分组导学》教学模式的产生
以往的地理教学,老师以讲为主,学生都是被动地参与,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完成任务,教师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强调结果,而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过分的依赖老师的灌输,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结果造成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法已经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就是从根本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分组导学》教学模式适应课课改目的,让地理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创新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手、勤于实践的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使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主阵地。
二、《分组导学》教学模式的形成
《分组导学》简单地说就是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单位,由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评价的有效整合的教学样式。
“分组”教学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形式,教师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成新的学习小组,组内成员成了直接交流的对象,有利于组内合作学习,组际竞争有利于学习资源共享,成果交流。
“学导”就是先学后导,课堂教学从学生自学开始,在读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信息加工,归纳整理,在探究中形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在双基落实和反馈的过程中适时点拨,指导和评价,形成学生“自学——反馈——点拨——识记”的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和谐的教学过程。
三、《分组导学》教学模式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是科学的。
《分组导学》教学模式的新思路是:把学生推到探究知识的前沿,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内容主动搜集信息,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地图的学习中,教师组织学生绘制校园平面示意图,然后把实物转化成地图,这样,大多数学生可归纳出地图的基本要素,并初步掌握绘图技能,使学生对地图具有了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会主动地去使用地图,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对地理高不可攀的思想,树立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教师在学生自学,自己搜集信息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点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这是新课的改革、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然结果。
《分组导学》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基本理论,它具有以下的四个特点:
1、学习的自主性:
课堂以小组为基本单位,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从多方面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学习的实践性: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参与,学生自觉地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加工。例如:让学生就身边的问题搞社会调查,以丰富学生的地理信息。
3、学习的开放性:
写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找的资料大大超出了课本,并掌握了一定分析问题的方法,学生不拍考试,乐于接受检测,开放性的题目更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4、学习的超前性:
授课前,学生能依据教材搜集资料(包括网上下载、野外旅行),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利用所获得的感性知识来印证课本中学到的理性知识,从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借助学习园地、黑板报、文化长廊、手抄报等形式,对课本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达到了超前和深化学习的目标。过去师生围着考试装,现在师生立足能力培养,以多变应万变。
这四个特点完全适应初中阶段13——15岁学生的心理特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争强好胜,恰当的分组使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小组内学习成员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相互帮助,通力合作;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中,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成果的交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这正是新时期所需人才的必备素质。
四、《分组导学》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课标,领会其精髓,熟练掌握教材,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尊重教材,但又不完全依赖教材。这样,即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面向全体学生,有做到了因材施教;既满足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要求,有调动了学生课后延伸知识的积极性。
2、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既要凭借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恰当的威严征服学生,又能凭借幽默的语言、强大的亲和力、豁达的人生观吸引学生。教师还应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使课堂一张一弛,收放有序,教师做为“导演”,让每个“演员”都能在课堂上表现淋漓尽致,取得最佳效果。
3、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授课的类型、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故事、编歌诀、归纳总结、知识结构、比较法、直观法等,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的能力和善于积极积累勤于思考联系知识的习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4、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要求教师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结合教材选好课题,搜集信息、材料。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洞察力,拓展地理教学的开放性。
《分组导学》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创立新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中。我们坚信:只要坚决按照教学规律办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分组导学》教学模式的前景将会更加灿烂辉煌,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一定能成功。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99贵宾公司电话17508888884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86号 联系电话:010-56236484 传真:010-56236484 Email:edujy@163.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