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 闫静贤
邮编:456550
内容提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如何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一、平等对话,意味着动态生成 二、精心“预设”,即时“生成” 三、即时生成,源于教师的素养 四、关注生成,贵在价值引导。
关键词:预设 生成 对话 素养 引导 生命力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的实施更使我们紧迫地感到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之一便是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本文着重通过几则案例谈一谈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精心“预设”,即时“生成”
【案例】《操场上》
师请学生给“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6个词语分一分类,要求把它们分成两类。
生分类如下:
1、打球 拍皮球 踢足球 拔河 跳高 跑步
2、打球 拔河 跳高 跑步 拍皮球 踢足球
3、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学生的理由是:第一种分法,左边是用球的活动,右边是不用球的活动;第二种分法,左边是两个字的,右边是三个字的;第三种分法,左边是用手的活动,右边是用脚的活动。教师肯定了三种分法都有道理,然后着重引导学生研究第三种分法,从中感悟表示用手动作的字用“提手旁”,表示用脚动作的字用“足字旁”。
案例中的这种教法与教师直接揭示规律相比,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却生成了一些重要的“副产品”,如学生知道了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手的,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脚的;有的词语是两个字的,有的词语是三个字的。这些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非没有认识价值。更重要的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小感受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路,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恰恰是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中十分缺乏的思想方法。再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他只预设了两块:
1、请你在阅读课文后,当一回“体育节目主持人”,向大家介绍田忌赛马第二场的经过。
2、读了课文,你想对孙膑、田忌、齐威王各说些什么,谈一谈。
这样的设计,意在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学生的即时生成性问题。课堂上同学们果然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有的同学认为齐威王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样“骄傲自满”,他要为齐威王“平反”,于是就延伸到搜集这三个历史人物的其他故事,了解“他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个问题,延伸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等这样一些更具综合性的问题。
我们关注“生成”并非摈弃“预设”。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精心“预设”通过预测“学情”,预想“可能”,突出教学重点,简化头绪,使之目标集中,成效明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如: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对《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一种为生成的预设:
1、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1)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2)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3)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4)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2、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1)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2)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3)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4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a 读第4自然段,想像自己看到的画面。
b 补充阅读材料《地球上的一天》。
3、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地球!我亲爱的母亲
正是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尽可能的进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敏锐地捕捉到这生成的契机,冷静地分析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弹性控制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因此,教师要确立课堂中的课程开发意识,把“精心预设”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捕捉教学中的“即时生成”,据此调节教学行为,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使课堂成为孩子个性张扬的天空。
二、即时生成,源于教师的素养
预设是相对静态的,是教师的预先设置。但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随着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教师要启动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促进学生的进一步生成。如:我在黑板上范写“骤”的时候少了一钩,学生发现了。我连忙说:“谢谢你们的指正,要知道这个字我已经写错了十几年,因为一开始我就写错了,所以到现在还是错。所以你们在学习生字的时候,一开始就要写对,开始写错了,到以后就成为习惯,很难改正,就像我们班有的同学要把‘就’字多写一撇一样。”接着我在黑板上重新范写了一个大大的“骤”字,并让学生书空一遍,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显然这一教学过程不是预设的,不是教学本课之前教师能“备”得到的,确实教师心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意料之外的,但又是教师教学涵养的胸襟之内。课堂教学中这样的现象确实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备课不但要备一篇课文,还要备整本教材,备所有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学识储备必须丰富,教学观念必须很新,教师的应变能力必须很强,教师的课堂调控水平必须很高,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三、关注生成,贵在价值引导
我们关注“生成性教学资源”,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孩子反馈的信息。如果不进行价值引导,他们只是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而已,毫无价值可言。试想,如果在案例一中,老师的处理过于简单,把学生敢于向文本挑战的精神扼杀于摇篮中,那么那句“我觉得温暖和舒适在这里不够准确”将永远是不和谐的一个音符。课堂上就没有多少精彩的回答,孩子们势必会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毫无创造性可言。如果案例二中,老师不去引导大家讨论这几种分组的原因,那么语文学习中就没有触类旁通可言,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会得到提高,充其量只能是“死读书”。案例一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温暖而舒适恰不恰当”的探讨知道了渔家生活的艰辛。案例二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这样分组的理由”从而了解了更多的知识。而这些过程绝非通过教师精心的阐述和强制的灌输就能奏效的,是在“润物无声”的价值引导中积极建构的。
综上所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发现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作者 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