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做好学校辅导员工作
张福船
(山东省警官培训学院250000)
【摘要】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要成为一名好的辅导员,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题的理念,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关键词】以人为本;辅导员工作;思想政治工作
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辅导员,这是所有辅导员都想做到并且都在努力做到的,特别是在当今大学教育中,辅导员直接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的责任,任重道远、责任重大。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学活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学生的工作永远是辅导员工作的中心,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也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切入,其次方法上要得当,伴随着我校与山东政法学院的联合办学与素质教育的进行,在本科与专科两个教学管理层次中,辅导员的工作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它是辅导员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是持之以恒的磨练,是高尚精神和人格的渗入,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实践中慢慢增增长的知识和能力,辅导员是班级的管理者和指导者,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管理的水平。搞好班集体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人才。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的辅导员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尊重学生的差异,因势利导。辅导员是全面负责一个班或几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学校把几个班交给自己,同学们的前途和命运就寄托在自己的肩上。这就要求和呼唤辅导员要胸怀理想、充满爱心、富有创新精神地投入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充满梦想和激情地投入工作,不断铸造自己高尚的人格,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楷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不应片面地理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教条,动不动就对学生进行不讲方式方法的批评,这样不但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对学生的工作“要有针对性和知识性、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注意诱导性和灵活性、励之以意;要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一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以育人为本、为人师表
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树立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理念,树立以爱心为纽带构建和谐校园理念,树立服务育人理念。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为人师表,以身作责是教师的一条基本职业规范。“身教胜于言传”,教师自身形象的塑造,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作为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就必须自己首先做到。平时生活中,要仪表整洁,温文而雅,树立良好的礼仪行为 。
三、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辅导员要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有过硬本领的展示,在思维上要有深度和广度,要敏锐风趣、内涵丰富,要多才多艺,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也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学习过程中的强大能量来源。“信其道”,才能“亲其师”。 同学们对于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探索精神,发自内心的敬佩,也会使许多同学由此找到了自己一种积极向上的、充满自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索、善于总结、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激励和鞭策能使同学奋发有为,这种精神也能促使他们密切配合辅导员的工作,服从辅导员的引导和管理。
四、要善于沟通
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于与学生的沟通。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1)主动沟通。 辅导员对学生不熟悉,学生对老师不了解,学生不可能去适应老师,所以师生的交流沟通很重要,但沟通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学生对辅导员相对来说都有一定的畏惧,要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就必须主动下去与学生沟通。曾有人说,教师应该是蹲下身子教学,虽然这有点夸大,但也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2)不要以同一种方式教育全体学生,要因人而异。只有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了解了教师,双方都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学生才愿意配合好老师开展好工作。 (3)循循善诱,启迪心灵。大学阶段是成才的关键时期,教师就象一把拂尘要时时拭去他们心中的灰尘。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开导、现在大学生生理、心理也日趋成熟,对人生、事业、家庭、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教师这时就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有话对你说,说心里话,你就是他们的靠山,你就是他们的依靠。
(4)课余生活,辅导员要积极融入学生生活中去,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关心他们,老师为他们操劳付出,自己不努力对不住老师。
五、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
作为全日制大学,学生的来源、素质、生活习性、家庭背景等千差万别,要把他们凝聚成一个日常生活集体,客观地讲十分的困难。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但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同样也要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每个老师要象父母那样事无巨细的关心学生的冷暖,要使他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只有做到了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才有可能对你产生爱戴之情,服从之情。
六、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先进学生与后进学生的关系、特困生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1、关心和理解学生。对班里的落后群体,一味地训斥、挖苦、嘲弄只能增加他们的自卑心理,并加深师生间对立情绪,更谈不上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因此,作好落后群体的工作应该是尊重关心和理解。对落后群体,不说和不做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话和事;不歧视、不疏远、不排斥,不体罚,争取学生老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只有用真挚的情感去关心他们,才能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世界。
2、坚持以表扬为主,增强他们改错的信心。要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大加表扬。在赞美中,使他们逐步树立自尊,增强自信心,精神状态振作了起来,点燃他们向善的正气。
3、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通过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把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要成为一名好的辅导员,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