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
黎 辉
贵州省德江县荆角学校
【摘要】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根据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初中音乐新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体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 ...
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根据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初中音乐新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体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 多元化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
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主义衍生自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论及音乐课程内容的规划需要走向多元性。许多学者认为,音乐原本就是多元的,各民族都拥有悠久的音乐文化,因此,音乐教育更应该落实其多元文化特性。新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根据初中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音乐课程的性质,初中音乐新课程在不同方面都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点,反映了音乐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创造性和显著的综合性。
一、 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音乐是一种整体性和包容性的文化,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以音乐本质为主体,将音乐与语文、美术、历史、地理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初中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而且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1.音乐与文学综合
音乐与文学是姊妹艺术,特别是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是人类最古老的综合艺术形式。在初中的音乐教材中,不乏出现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作品,例如歌曲《阳关三叠》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在演唱过程中,伴随着古典韵律的诗句,优美古朴的音乐曲调慢慢呈现,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情思的、富有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领略到了音乐与文学带来的无穷魅力。
2.音乐与美术综合
音乐与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两个主要途径,二者都是通过教学和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如德彪西的印象派交响诗《大海》中第二部分《海浪的嬉戏》就是与美术紧密结合的音乐作品。在音乐课中加入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学生在欣赏这幅世界名画的同时学习歌曲,更直接地理解音乐形象,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3.音乐与历史综合
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把历史知识及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融入在音乐教学内容中,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如学习《义勇军进行曲》一曲时,我就贯穿了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在感知中领悟作品内容,感受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在学唱这三个加强递进时,学生会油然而生民族的责任感、紧迫感。通过歌曲的学唱,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争的紧迫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大家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既能掌握音乐知识,又能复习历史知识,还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二、音乐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化,音乐教学手段必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更生动多彩。以歌唱和音乐欣赏两个模块为例:
1. 演唱教学的多元化
在初中音乐教材中存在不同性质、风格、特点的歌曲,如歌曲《江河万古流》可以引导学生将声音竖起来些,寻找美声演唱的感觉;《青春舞曲》等民歌就可以要求学生将声音靠前,用偏向民族化的唱法演唱;《茉莉花》等用自然的、有表情的声音演唱即可。初中的演唱教学提倡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根据歌曲的特点和风格对三种唱法进行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教学。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三种唱法的共同点以外,也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它们的不同点,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各自特点,对三种唱法进行因材施教。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习并掌握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声乐水平和表现力。同时,在注意三种唱法的基础上,音乐教学也应重视培养学生对歌曲风格上的理解和音乐特征的把握。
2. 欣赏教学的多元化
中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保持开放的态度。在以往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讲解音乐、分析音乐的传承方式进行教学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初中音乐课改的深入,欣赏课更多的是结合音乐的特点和所表达的意境,从朗读、画画、舞蹈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对非语义性、非可视性的音乐有更直接、更具体的感知,从而更完整、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
3.创作教学的多元化
许多音乐教育家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倡导音乐创作教学,初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旨在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创作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进行单独创作之外,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使每一位创作者都充分发挥优势并体验到只有集体合作才能实现的默契的审美愉悦感。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作,在创作内容和形式上要多样性,同时还要提倡即兴创作。并引导学生运用电脑音乐系统,通过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创造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二、 音乐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初中的音乐教学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其内容和要求都是从感受与表现音乐的情感需要出发,不作过高过难的要求,因此,以往那种把演唱、演奏、读谱视唱割离开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新课程指出,音乐教学评价应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初中音乐教育多元化的特点。
1. 音乐学习情感的评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新课程将情感态度提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因此,学生的音乐情感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学习情感的评价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2. 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知识技能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多元化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避免了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
3. 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
初中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造是指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新课程认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创造能力作为初中音乐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三个方面,其评价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积极性。
纵观《音乐新课程标准》,其教育目标主要是从学生本体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又有个性地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步骤正是从学生本体考虑,通过音乐学习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及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的初中音乐教学,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