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99贵宾公司电话17508888884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介绍 期刊浏览 封面浏览 获奖情况   
 
 
 
滚动公告    
《教育教研》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单位:教育教研杂志社 

期刊级别:国家级中文综合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edujy@163.com 

电    话:010-56236484

网  址:http://www.edujiaoyan.com 

国内刊号:CN11-3628/G4 
国际刊号:ISSN1002-2713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86号
 
 
文件下载    
· 教育教研
 
友情链接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格桑曲珍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格桑曲珍
                                                 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卡孜乡完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最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在课程改革之前,课堂功能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例如教师讲解多,学生活动少;学生整齐划一,缺乏个性教育;强调学科知识,忽视学生情感体验;重视知识结论,忽视知识过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上述现象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是有些问题需要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重视。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合理、详细。
 (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 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 本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强化数学 思维过程的教学。 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 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 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 对应等。 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 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 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 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 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 会 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因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一年级起就 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结 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 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养成主动地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分析 客观事物的 习惯。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 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应包括认识方面的目标,还应包括学生 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 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她强调指出, 这里提出的情感目标,并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 ,仅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为目的的情感目标, 而是指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健 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 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等目标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 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样的目标 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它们不仅服 务于、从属于认识活动,而且有其相对 独立的内容、价值和地位,是学生基本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 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 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 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在速度上、难度上适当降低、放宽要求,并对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就要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把班级授课与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如日本为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等形式,实行“适应个性的教学”。 德国也提倡分组教学,并注意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有调查表明,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 同“优生”之间的交往明显多于同其它学生、尤其是同差生的交往。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是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亟需研究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也在探索怎样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运用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验,根据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情况,把一个班级的学 生分成几个层次组,教师对不同组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练习等方面都区别对待。也有实验采取分组结对方法,即两张课桌四人为一组,四人又结成两对,优差搭配,以好带差。教师把任务下达到每组、每对,向学生提出双重任务,既当学生,又做先生,好学乐教,学教相长。通过这种形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有许多教师开始采用同位讨论、前后四人一组讨论等形式,但在应 用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只重形式,不注意实际效果。如,前后四人组大多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随机 组合而成;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往往不够充足;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教师往往 是笼统地提出“同位(或前后四人)讨论一下”,很少对组内成员的合作、帮助等提出具体要求或建议。 
 
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承认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这些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 其次,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思考和解决问题。坚持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99贵宾公司电话17508888884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86号 联系电话:010-56236484 传真:010-56236484 Email:edujy@163.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