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的严慈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周靖云
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摘要: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中的严慈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采取刚柔相济的手段,将严格要求与体贴慈爱结合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观念。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作为父母,对子女是严教还是慈爱,是摆在父母面前的重要现实问题。
关键词:颜之推;严慈教育;启示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学者,其著作《颜氏家训》始作于南北朝,成书于隋朝初年,《颜氏家训》在我国家教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尤其在他的教子篇中,其严慈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子女有很好的借鉴与启示。颜之推主张对孩子应该既要严格又要不失慈爱与关心。对孩子进行教育,应该遵循爱教结合的主张,并且要帮助孩子树立他们对待父母的孝敬观念、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中的严慈教
颜之推认为,当孩子还是婴孩之时,刚能够观察人的脸色,能辨别别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的时候,就应该加以教诲,让他做什么他就应该做什么,让他停止做什么他就应该停止做什么。这样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可以使孩子少受鞭笞的责罚。其次,他主张对孩子要威严而不失慈爱,才能让子女畏慎谨慎,从而产生孝敬之心。颜之推在家训的教子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她秉性严厉正直。王僧辨在湓城时,是统帅三千人的将领,年纪已过四十,但只要稍微不称魏老夫人的意,老夫人就要打他。因此,他成就了一番功业。另外还有一个故事,在梁元帝时,有个学子很聪明,很有才气,深的父亲的宠爱,有失教诲。一句话说对了,他的父亲就像众人夸奖他,如果做错了事情,他的父亲不但不教导,反而还要极力地为他掩饰,正因为他的父亲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使这个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范错是没有多大关系的,等到他到了为学求官的年龄,一天比一天的还要骄傲自负,终于因为言语放肆,被别人杀害,还抽了肠子,血被涂在了战鼓上。
以上是两个相反的例子,一个因为母亲的严爱而成就了功业,一个因为父亲的宠爱而丢失了性命。颜之推的严慈教育是成就一个孩子的前提条件,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融洽。
二、现代家庭教育中严慈教育失衡
1.有爱无教现象的存在
如今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少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溺爱骄纵。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强加粉饰,任其发展;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温室是可以培育出美丽娇艳的花朵,但是这种环境下长出来的花朵它经不起风吹日晒,一旦出来温室,它就很难适应外面的环境。
2.以“罚”代“教”现象的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就给孩子一顿打骂,但是却没有告诉孩子错在哪里。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给孩子造成这样一种畏惧心理,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就不再敢尝试,因为他们因为害怕再次犯错误而被打骂。
3.孩子孝敬心培养的忽视
中国式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尊敬长者,孝敬父母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作为祖国的新生一代,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秉承前人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画面:吃过饭后,就自然而然的去看电视或是出去玩。衣服穿脏了,往家里一放就什么也不管了,因为那是妈妈的事情,自己那样做事理所应当的。部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过度的溺爱,每当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父母都先让给孩子吃。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爷爷去看望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当爷爷要离开的时候,孙子看见爸爸给爷爷钱,就对爸爸说:“爸爸,不要把钱给爷爷,咱们自己留着用。”看着孩子那么认真的样子,爸爸的心都凉了,这就是他老来有所依靠的儿子吗?有无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习惯,不单单是习惯问题,其实是道德问题,是一个人在这个世上能否关心他人的问题。
4.良好习惯培养的误区
所谓习惯,是指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比较固定的自动化了的一种行为方式和动作的特定倾向。在现代的家庭中,有不少人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方面存在几方面的误区:一是缺乏意识,错误的认为习惯的养成是学校的事,家长可以不管。其次是方法不当,在孩子有不良习惯时,一味的禁、堵、卡,甚至是训斥、吓唬、打骂、罚,结果使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
三、颜之推严慈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1.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威严有慈、爱教结合
颜之推在家训教子篇中倡导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对孩子严格要求,从家长的角度是正确的,但是严格不等于专制。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是一味的强加和强制服从,而是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善于运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从中学会某些东西。要让自己的孩子服从自己的管教,父母的教育方式首先应该合理,其次,要让孩子乐于接受,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孩子对你心服口服。服从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自觉自愿的服从,一是强制压迫的服从。显然,前一种方式是可取的,它不抹杀和压抑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在服从中没有感觉到压制,而是一种学习和进步。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民主的环境,给孩子的爱要适当。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作为这个时代的孩子,他们并不满足于生活上的富足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他们更渴望和家长进行情感的沟通,以满足较高层次的感情需要。因此,在家庭教情感沟通中,父母应该与孩子平等交谈,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爱护他们日益强化的“成人感”。作为父母,应该要学会控制和善于表达对孩子爱的情感。
爱子是人的天性,但作为父母要理智、有目的地表达对孩子的爱,而不能只沉溺于本能的爱,轻视了对孩子的管教。作为父母,不要以为把自己的全部给了孩子就是爱孩子,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其实,那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孩子就像一块未曾雕刻过的璞玉,如果你精心雕琢,他就会成为一件很美的艺术品。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小树,家长和老师就是园丁,树苗在长成一棵大树之前,要经过无数次的修剪,不修剪或是修剪得不及时,就长不好,就不能成才。育人和育树是同样的道理。
2.树立孩子的孝敬观
颜之推是封建士大夫的代表,他的家教思想中体现出浓郁的封建等级观念。但我们在吸取别人经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层面,那就是在一个家庭里面,应该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在现代的家庭成员之间,提倡民主与平等,但这个平等是建立在一定的关系之上的。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掌握着家庭的开销,自然应该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应该多听父母的教导,而不应该和父母顶撞。其次,父母应该在有意无意之间告诉孩子自己的工作以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现在一些孩子只知道花钱,但是却不关心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认为父母给他们吃好、穿好、玩好是天经地义的。为此,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的孩子多讲讲老人过去生活的故事和自己建立家庭的那些不易的经历,自然,孩子就会逐渐爱惜自己的生活,懂得体贴自己辛劳的父母,从心底里增加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另外一方面,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孝敬长辈的楷模,以身作则。孩子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直接或间接的受到父母对待长辈态度以及自己生活的那个环境氛围的影响。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和作为父母的儿媳或是女儿女婿,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不仅要疼爱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老人,决不能够添了孩子就忘了老子。在平日的生活里,多抽空带着孩子一起去探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时长日久,潜移默化,孩子就在不知不觉间树立孩子的孝敬观。
3.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颜之推在家训中提倡教育孩子要赶早,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一,必须从生活中的小事严格做起。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一种行为方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二,要多表扬孩子的好习惯,也要不失时机的教育孩子改正自己的坏习惯。另外,克复一个坏习惯也是难的,发现苗头要善于开导,持之以恒的加以抑制,使之消除。第三,要注重言传身。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自身就要消除和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以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孩子做师范,做榜样。第四,要培养孩子对长辈和父母的孝敬心。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道德观。所以,在日常生活里,应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等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让孩子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关心父母,从小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生活的能力,还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
总之,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中的严慈教育即是说教育孩子应该要将严教与慈爱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严教与慈爱应该掌握一个度,才不会出现只爱无教,或者是只教不爱,从而造成各种各样的弊端。严教与慈爱的度如果掌握不好,就很可能会出现有爱无教、以“罚”代“教”、孩子缺乏孝敬心、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诸多不良的现象。浅探颜之推家庭教育观中的严慈教育思想,从中得到的启示有:对孩子的教育要严而有慈、爱教结合,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孩子的孝敬心,也要让他们从小学会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对孩子提出一些适当的要求,既不要求过高,也不操之过急,循序渐进。总之,作为父母,教育孩子应该掌握好严教与慈爱之间的一个度,不苛刻的严格,也不过分的溺爱。
参考文献
[1]颜之推.颜氏家训[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0
[2]许智主编.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7
[3]杨震.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7
[4]袁北星.《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观(J).湖北社会科学院,2004,12
[5]周桂英.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6,12
[6].梁云佳.教育从家庭起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