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刘国英 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萨拉齐第一中学 语文情境教学阳一种形象真切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境,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在运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光是靠耳朵听,靠眼睛看老师的演示,而且以老师的“情”去拔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并且能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以实物演示情境 学生对一般知识性的课文中介绍的物体是非常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并熟悉某一事物可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以实物来演示情境,让学生去感知事物。 如《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课文的讲授,老师最好在上课前准备一些景泰蓝的手工艺品,如景泰蓝手镯,景泰蓝花瓶等。这样,学生就会对景泰蓝手艺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对它的制作过程产生兴趣。尤其是在介绍“掐丝”这道工序时,通过观察景泰蓝工艺品上的各种景物,山水、花鸟、虫鱼、人物等各种图画,学生就能真切的体会到我国手工艺人的聪明才智,从而培养出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二、以画图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使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 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常用的是教学挂图、课文插图、幻灯片,教师简笔画等,如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中祥林嫂的插图,课文中与之相关的文字是这样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就这段描写,如果老师仅仅套用课文中的原句来描绘一下,留在学生心目中的祥林嫂就只能是一个乞丐的形象。假如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就会发现,支撑祥林嫂身体的那根竹竿已不堪重负而变得弯曲;尽管表情麻木,眼神呆滞,却表现出心犹不甘的疑惑,寒风大雪和朱门祝福声中,显现出一个在风雪中行将就毙而又苦苦挣扎者的凄苦形象。这样一来,祥林嫂的形象要比“乞丐”两字丰满的多。 《荷塘月色》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尤其是第四段,用了许多表示色彩的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边想边画,从自己的实际操作中真正领略荷塘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比起常用的几种方法,它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有“境 ”配以教师讲述进的“情”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三、以音乐渲染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与视觉,会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 如教《我看见了大海》,就可以播放音乐,使学生逐步入境,渐入课题所需氛围。先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使学生进入音乐境界,然后再播放二胡《二泉映月》让学生感受低沉,悲凉的境界,通过讲述阿炳的一生,使学生了解外在环境对命运的影响。最后播放贝多芬的《命运》,简介贝多芬双目失明后,不向困难低头的顽强精神,让学生明白成功需要外界环境和个人努力,尤其是后一方面。进入命运的境界后,就会使学生在同情的同时,体会到人性的美。 只要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在是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便能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 四、通过投影片展现情境,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理解就是认识或提示事物中本质东西的过程。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学会所学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记忆在学生的学习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记忆,那么,学生学习各种科学基本知识,记识事实、规则、规律和道德准则只是一句空话。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使用电教投影片,对培养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的能力中,我认为很有作用。 学生思维活动的显著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性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份的具体抽象性。运用投影片进行教学,在这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因为学生在学习教材过程中由图象引起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从而突破教材难点,把握重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实战证明,用投影片进行教学,形象、生动、能形象直观地为教与学提供尽可能多的真实的感情材料,突破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创新方法,打破课堂的局限,通过多种媒介帮助学生弥补。语文的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当语文课堂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流下眼泪的时候,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是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