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偏远山区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刘当久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营山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在这本就贫困的县域里,身居偏远的山村,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有许多困惑,也有许多思考。现将多年偏远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 1.教学思想落后 身居偏远农村,普遍小学体育教师对小学生体育课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外加小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而体育却不是必考的科目,很多学校就会减少体育课的课时,虽然没年都开展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但很多学校、教师都不是如实去开展此项工作,而是闭门造车,录入些神仙数字,完成此项工作。这些都不符合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2.教学考核和评价标准不科学 教学考核的主要评判者是教师,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判定也基本是由教师来决定的,学生的地位是被动的而且经常被忽视。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十分单一,对学生身体、心理和智力方面没有仔细地分析,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努力也比较忽视,只是采用固定单一的模式和标准对小学生进行判定,这种模式无法对小学生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起到的是负面作用。 3.教学内容乏味 教师或学校对小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都不够重视,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体育教学的经验和专业要求来要求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教师会让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在课堂上进行百米赛跑、八百米跑或接力赛等项目,但是还有一些老师则采取放羊式教学,让男同学随便踢足球或打篮球,而让女学生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形成了小学体育课上学生们自由活动,教师观看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会逐渐让小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4、激励措施没有或者形同虚设 没有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激励措施,无法调动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学的向前发展更是空谈。 5、教育评价部门对基础体育工作的开展、推进、监测、考核无行之有效的机制。对学校、教师的该方面评价、考核无激励机制。导致下面很多学校体育教师上放羊课、挤占课现象发生。 二、我对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规定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的规划和评价渗入到课堂的所有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思考和创造,发挥自身的潜力。 2思考二:体育教学依然要加强道德品质培养 体育学科属于行动教育范畴,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能够体现出学生的道德品质。对于小学生的道德培养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还要兼顾道德品质的培养。如:教师可以举行各班级之间拔河、赛跑等活动,学生既能享受比赛的乐趣,还能对比赛精神、道德和规则进行了解,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就很容易培养起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素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规则、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这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很有作用的。 思考三:教师要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在这一阶段养成不好的习惯,那么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以后纠正起来也比较困难,例如:坐姿不正确对学生发育不利,对学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视力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任何不良行为。可以组织学生做体操活动,加强学生良好习惯行为的培养,提高克服困难的精神。 思考四:教师要有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激情 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对于以后体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首要前提。所以,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无论在教学的内容方面还是方法方面,都要把小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例如在滚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方式进行引导教学,在正式讲授滚翻方法前,先教小学生简单的前滚翻坐撑,然后双手支撑坐垫,逐渐完成滚翻动作。将滚翻动作进行分解,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就不知不觉地轻松学会滚翻动作。 思考五: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重重点,更要加强体育工作的考核、评价、并与教师切身利益挂钩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转移到小学生的体育能力方面,这不仅是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这对小学体育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指导小学生不断增强体质,还要培养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教学中注意方式方法,将教和学完美结合,让小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学校、行政主管部门需得加强对体育工作的评价机制、考核奖励、绩效、评优晋级挂钩,协同推进体育教学。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泼,而且生性好动,尤其是小学生容易喜新厌旧,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目前新课改的前提下,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一定的改善,并且在新课改中对教学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性作用。教师要抓住新课改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让小学生从心里喜欢上体育课,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体育比赛类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也就真正实现了新课改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