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需要教师的等待 --参加教育局督导听课反思! 王秀萍 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市丝路小学 2016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霍尔果斯市教育局组织的督导活动-----听村级学校老师们的随堂数学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靠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多了,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多了,发表不同意见的声音多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多了,思维更活跃了,教师的语气柔和了,表情生动了,正面的鼓励也多了,评价方式多元化了,但有些数学课堂还是“活”不起来,学生的表现还是不够精彩。自从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拉开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以来,所有的数学教师都以全新的数学教育理念为教学行为指南。但是课程标准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或是达到了某一教学目标。沉思良久,我认为我们的数学课堂存在以下问题。 一、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性 从目前的数学课堂来看,小组讨论似乎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许多数学教师都采用这种方式,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更是一个让许多老师都会用到的环节。如果学生在一定目标指向下的小组讨论,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多与度,而且在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别人的观点、吸收他人的思想、优化自身学习效果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功效。但在实际课堂中却出现这种情况:这次听课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就设计了学生小组讨论这个环节,但是他没说清楚讨论的主题,有个孩子当堂就问“讨论什么”,可是这位老师也没回答他。看似每个小组在激烈讨论,可是在讨论什么呢?还有一次听本校一位年轻教师讲的三年级数学课,整堂课都在讨论,她是说明了问题,可是学生像一盘散沙。诸如此类的课堂讨论对堂课的内容所起的效果又是如何呢?我仔细观察了所听过的很多节数学课,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少数同学侃侃而谈,其他人无所事事是指在下面打闹、说闲话,匆匆讨论一会儿,教师便示意停下来汇报交流,结果可想而知,哪有精彩可言呢?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性。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我们小数组曾今讨论过这个问题,老师们都认为这种行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由生疏逐步走向成熟使之成为一种有形的行为习惯。我更认为首先教师要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应该注意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划分小组时要合理分配,在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偏好有较为全面而细致的了解之后作出比较科学的安排,确定组长、小组长指定发言人的次序;在设计问题时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深度;讨论交流的目标明确,以保证每个学生在这一活动中都得到较为充分的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机会。我记得曾今和我搭班的吴有玲老师在语文课上把这个环节设计的特别到位。首先按成绩和性格分成四人小组。每组都排成1、2、3、4号,这次讨论交流的时候规定每组的一号组织、回答问题,下次讨论的时候就是每组的二号交流。以此类推,每个孩子都得到了锻炼,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的兴趣越来越高,使这个环节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二、教师缺乏耐心的期待 期待包含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且带来课堂教学的生动和有趣。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的是过程,精彩是结果。 在课堂上,教师总是追求表面的流畅,回过头来看,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那次苏州专家听我的课时,我讲的是找单位“1”解决问题,本来这一课就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难点,当我指名一位同学回答:这道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时,这个同学半天回答不上。从内心希望这个学生少出错、不出错,最好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今天有专家在听课,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回答不上来我就不那么沉稳了,心里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愿意再等了,开始催促,甚至换了一位同学回答。现在回想,这样不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学生哪会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精彩也就无处可现。再试想一下,如果我再耐心等待一会,有这个同学回答出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其实是在给和他一样的所有同学给时间。他最终的回答不仅会使更多的同学幡然醒悟。课堂的精彩说不定就在此刻! 三、 课堂上做不到温柔的放手,适时的收手。 1、课堂上的“放手”首先体现在课堂引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是不恰当的引入也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例如:周海东老师在听本校的一位老师的课的时候,她是这样引入的:去年老师去苏州学习时看到游乐园里有........结果孩子们一点反应都没有,当时有一丝失望从讲课老师的脸上闪过。其实,这位老师引入方法很好,但她不该选孩子们陌生的生活环境。如果改为我们霍尔果斯的游乐场里有.......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创设的情境应该是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虽然教无定法,但课堂引入也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孩子们不应该是井底之蛙,而更广阔无垠的蓝天白云才属于他们。 2、在整堂课中也要做到真正的放手。 记得伊车一位一年级老师在讲减法的课堂上,她用自己做的非常形象的卡通图片在黑板上展示了题意,引导孩子们清晰的表述了题意,接着让孩子们自己列式,让其中一位小女孩上黑板列式,结果小女孩列错了。她就让孩子回座位,又叫了一个孩子来做,全班交流是对的,这个环节就结束了。我当时想,如果这个老师再信任一次这个小女孩,再耐心等待一会,一定会是另一种理想的结果。或者让那个不会做的孩子再次上讲台,再让她回座位,然后引导她叙述上来两个同学,走了一个就是从两个里面减去一个,列式:2-1.我相信这个孩子通过亲身经历的过程一定会理解什么是“减法”了。这节课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正因为许多老师做不到耐心的等待,做不到真正的放手。所以也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课堂缺憾。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大胆打开窗户,让现实生活中的灿烂阳光照亮我们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课堂呼唤老师们的温柔放手! 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该让孩子们真正的去探究。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对孩子多一些期待,多一些时间思考、多一些时间表现,再迟一些评判或将评判权力交给学生,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发展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不愿下课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力的课堂。这才是,等待过后最精彩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