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冯林丽 山西省方山县城内第二小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对道德与法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小学生处于三观未定的人生阶段,处于人生思想构造的重要时期。如何为小学生们奠定正确的三观基础,如何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增强他们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为社会输送一批有思想觉悟的人才,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 道德法治 课堂策略 《道德与法治》的课标明确指出:所有的老师,都应成为孩子道德的老师。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组成,对于小学生的道德成长,价值观的引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能够促进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对于改善社会风貌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必须做出改变,应该将学生们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开展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1.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造成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的首要原因是“唯成绩论”现象严重,即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教师总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目的,所讲的内容也全部都和考试内容有关,如此,教师大都坚持“唯成绩论”的教学观点,并以学生的成绩为单一评测标准,从而造成课堂教学内容非常单一,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成效。 2.缺乏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本就属于纯理论性教学,所以课堂气氛难免会有些沉闷,但是现阶段教师并没有及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长期采用一种教学方式,久而久之,这种沉闷的课堂气氛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成效降低。 3.学生的学习方式缺乏有效指导 新课改理念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是正途,但是,有的教师还在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指导,不能客观的认识自我学习不足,久而久之,其学习效率变差,导致教学成效降低。 2.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教师应当确立自己的辅助地位 小学生的思想态度相对稚嫩,教学如果以解释理论为主,以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则不易接受,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教师要推己及人,充分理解学生所思所想,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看待课堂。因此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此类课堂转型的关键所在。在此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处在一个辅助地位,使小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引导他们通过实际的案例,去理解和分析法治与道德相关问题。例如以“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为主题,通过激烈的辩论或者夸张的小品表演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这个问题之中,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其中的矛盾,发表相关看法。此外应当表扬其参与课堂的态度,然后以教师的辅助引导,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方式,势必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高效有趣。 (2)事先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布置课堂的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计划。如:这节课教学的方式,这节课教学的内容,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如何快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个目标等。教师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方式去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由教师引导,由学生去学习,最后让学生主动完成并深入理解知识要点,才能完成一节完美的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是此理。如何通过生动幽默的话语去引导学生注意力,如何通过平易近人的方式使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进入状态,如何使学生们在一次次的课堂活动中加深理解,将课本中无聊枯燥的知识,充分而形象生动的掌握。这些问题与教学计划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完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不仅是对老师的硬性要求,更是处理此类课程难点的关键所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周密的计划是保障课堂进度的前提与提升课堂质量的基础。 (3)将课后巩固实践化 客观上,短短的一节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中无法将课上全部的知识完全地传输给所有学生,因此一个善于完成且有教育意义的课后作业,便是极其重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像其他课程一样,它具极其独特的理论性,因此不可像其他学科一样用书面作业或者抄写作业完成,否则无法达到其教育意义。另一方面要尊重小学生的活泼天性,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中应当注重实践,以实际生活去落实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深化课上所学知识。例如学生可与家长讨论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提到的问题,与家长交流看法,然后由家长写出总结。或者课后学生自由结成小组去讨论对社会焦点问题,互相讨论交流看法,下次课程供大家分享。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课上所学知识还能加深课下的理解,通过充分的社会实践调动了家长与学生的积极性,娱乐并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奠定了学生的三观基础,寓教于乐,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充满期待与兴趣。 (4)评价机制多管齐下 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不能靠一纸试卷终结,这样的评价制度很片面,容易激发学生对于评价的偏见。对于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以整个学期阶段的课堂效果来评定,依据整个学期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认知的变化来说明。同时以每个學期每个阶段为一个时间段,跟其他阶段对比,小学生的认知表现所发生的变化,在最终的评价中,除了要参考知识结构,还要参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以及本学期学段学生认知的变化才能最终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主动掌握知识,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自我进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4]。 结语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格,价值观念,青少年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三观,改善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认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整个社会的风尚改观。道德与法治课堂时效性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深刻领会教学目标,制定合理、合适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多方面的教学评价,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提升我们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全面促进小学生更好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丽平.新课程下教学方式的探究——创设活动提高思品课堂的效能[J].新课程小学,2018,(5):165. [2]刘汝敏.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8,(3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