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活”起来 王莲平 中阳县城南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做为一门新型的课程,给我们综合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活”起来成为我们的一个长期研究的话题。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价值观等接受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的体验。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从而养成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因此,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呈现方式。没有了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失去了意义。如何在实践中,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的“活”起来呢? 一、选择“心动”的活动主题 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在活动前,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设计活动时,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提倡学生自主开展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比如在“制作不倒翁的”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小组,自己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我们的学生在很多的时候习惯了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他们眼中,课前的准备交给别人是应该的,自己却从未想过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有个别学生把教师布置的任务当做一种负担,厌烦、不在意。由此,我让学生自己经历,去发现、寻找一些有关制作不倒翁的材料。一切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小组团结,自己动手无论成功与否都有一定的成就感,让学生正在的动起来。 二、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 1、亲身体验。 在开展活动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来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例如,在上综合实践课《寻找春天》的时候,我就带领学生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校园中寻找春天,并把自己找到的春天带回来。有的学生就会将一些角落的小花带回来,而有的学生就会将小草、等带回教室。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带回来得东西说一说,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将这样东西带回来?这些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体现。 2、角色扮演 (1)在角色中体验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他人。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如,在开展“零用钱该怎么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学生亲自去体验了不和大人一起去而是自己买东西这一顾客角色,当学生扮演了顾客的角色,站在售货员面前,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来来往往的其他顾客,他才会真正明白离开大人一切需要自己动手,选择,付款怎样才能做到不浪费合理分配零用钱,才能真正体会到自主自立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学生学生不仅学会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学会了做生活的主人,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的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例如:在开展《包饺子》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请学生自己包饺子,感受创作成功的同时体会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做饭、做家务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辛劳,也感受到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幸福的家庭对自己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3、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强化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但效果显著的模式,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切合。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将班级学生分组。综合实践活动课分组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特点,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分出来的组才能有效的进行。在分好组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分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享受活动的乐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形成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4、自主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全新的课程出现,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式,追求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从选择课题主题到进行课题方案设计、实施,整个活动过程都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接触、了解自然和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积极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了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情绪,获得探究问题的初步经验,激发了学生对自然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兴趣。 三、运用正确的评价机制 在学生完成活动之后,教师对此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是我们活动结束时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我们对之前活动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品味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教训,在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学生活动之后,教师能作为最后的总结者,总结学生成功之处,并对此进行激励性评价;同时,也点评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对学生今后的活动就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下次活动时就会有所注意。比如,在学生的《爱护我们的眼睛》活动后,我就对学生之前的活动及他们的成果进行简单地评价:同学们之前的活动开展有序,能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有些学生能够通过询问医生和网络查找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样的简简单单地总结性评价,即表扬了学生之前付出的努力,也暗示了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怎么做。好的评价语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说,合理正确的运用评价机制会给我们的教学效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基础上不断成功,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向师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操作实践中“活”起来,“动”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长同学间合作探究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学生喜欢上的课程。只要我们紧密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不断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一定会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课堂的有效性会越来越明显。
|